——记宜兴市“献血状元”陆岳川
陆岳川,这个中国人常见的名字,组成的元素有陆地、山岳、河川,它们都是最普通的,也是这个世界最最不可或缺的。陆岳川这个人,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在最平凡中,显现出了伟大。
高原飘来的藏红花
1979年江苏招考援藏干部时,陆岳川被选中成了一位光荣的援藏建设者。他在海拔3500多米的日喀则县纪委,与藏民同吃同住度过了5年光景。
1988年,陆岳川调回宜兴,成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工商干部。在日常工作中,他一向谦逊寡言,只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被曝了光,大家才知道,原来身边竟“潜伏”着一位宜兴市“献血状元”。
老陆的一张张献血证上,记载着他的献血历程:从2005年12月20日第一次献血起至今,已累计献血51次,包含45次血小板。折合成全血,总量高达38400毫升。而一个成年人的全身血量是8000多毫升!他所献出的血相当于能够挽救30多个危重病人,救助四五十位一般病人。同事们把献血和他的援藏联系起来,称他是一朵来自西藏的“藏红花”。
做一座流动的血库
陆岳川清楚地记得他第一次献血的情景,当时,他偶然从媒体上得知江苏省的血库库存量不高,有些地方血库出现告急。于是就萌发了献血救人的念头。那天上午,陆岳川来到宜兴市红十字会血站,经过严格的体检后,第一次就献了400毫升。从那以后,陆岳川便成了献血站的“常客”,只要身体符合条件,他就会卷起衣袖,伸出自己的手臂。当有熟人问他“怎么又去献血了?”他总是笑笑:“不影响身体健康,又能帮助别人,何乐不为?”
2008年9月9日,是陆岳川女儿去镇江上学的日子。他原本答应女儿,要把她送到金三角汽车站,可刚出家门,突然想起当天正好是自己的“献血日”。心中虽然万分不舍,但还是为女儿拦了辆出租车,“爸爸今天要去献血,你自己去车站吧,有什么事打电话给爸爸。”
这么多年来,在陆岳川心里,已经把无偿献血当成自己的一项“事业”。去年,当他得知法定献血的最高年龄是60周岁时,他特意改变了“策略”:献血每年最多只能献2次,也就是800毫升。但如果献血小板,每个月就可以献一次,可帮助更多的人,而且血小板在大出血急救时能发挥关键作用。可连着献了3个月的血小板后,血站工作人员也劝他了:“您这么瘦,每个月都献血小板吃得消吗?”可老陆却举起手臂,“看,我还有肌肉呢,身体可棒了!”陆岳川知道,要献血小板,就必须保证血液内血脂不能过高。为此,他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生活习惯,平时吃东西尽量清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一次,他被告知血小板指标过低,他特地请教了熟悉的医生,吃了几斤带衣花生提升了指标。
血不能献了 公益还要做下去
随着时光流逝,当年的援藏小伙已年近花甲。血站已经再而三地婉拒陆岳川献血了。他开始思考,如果自己不能献血了,还能为公益事业做点什么?
2013年11月,他申请加入了宜兴市义工联合会,与当地4个具有影响力的义工站建立了帮扶关系。几年来,他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和义工伙伴一起,走进乐龄养老日托中心、敬老院、孤儿院,从事各种公益活动。春运期间,也放弃了和家人团聚,在高铁站、金三角车站做购票引导的工作。大觉寺、龙池山、龙背山森林公园等等的宜兴公共景区,都能看到他活跃的身影,拎包提袋、抱小孩扶老人、当临时导游、讲解环保知识……2013年至今,他的义工卡上已记录着义工服务260多次、服务时间达850多小时,直接捐款助困助学9次……
“中国好人”“美丽义工”“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荣誉称号,陆岳川近年来收获了很多。但他还是一贯的谦虚本色,“帮助别人,有时就是搭把手,弯个腰,但却能让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我愿意多做些对别人、对社会有益的事。”(宜工)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云好人》网站看到的,谢谢!请记住永久网址:http://www.yunhaor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