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外,唱响江南支教之歌
跨越地域的距离,带着家乡的嘱托,去祖国的边陲和山区播撒知识的火种,贡献智慧的力量。他们,不贪恋舒适的环境,离开熟悉的学生和课堂,无惧未知的挑战,用自己的双手,架起两地之间教育的桥梁。他们,是支教教师。
从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无锡教育已经和老区延安、新疆阿合奇等地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对口支援关系。20年来,一批又一批无锡教师前赴后继,踏上支教岗位,推动了当地教育发展,演绎了一曲曲江南支教之歌。从本期起,《教育周刊》开设支教教师专栏,分享这些教师支教路上的故事。
“不求功名利禄,只愿做好一名不误人子弟的合格人民教师!”很朴实的一句话伴随着他从青年步入中年,伴随着他从祖国东部走向祖国西部边陲的小县城,伴随着他从40人的班级管理抓起到挑起2500多人的单位管理重担,这就是无锡援疆教师领队钱峰21年从教经历的概述。
2013年12月14日,钱峰告别家人,积极响应祖国建设大西北的号召,投入西部教育援疆工作。作为援疆教师的领队前往阿合奇同心中学担任副校长,全面主持工作,这对于钱峰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个偏远陌生的环境、一个与自身经历不相称的职务让一个从没服输过的七尺男儿感到了压力。领导激励性的讲话一直响彻在耳边:“不相称的职务压着小胳膊小腿,除非被压趴下,否则照样要跑。”女儿的快乐童年、儿子的学业、妻子持家的压力、四位老人的健康都没有阻止他前行的步伐,他毅然挑起了2500多人的单位管理重担,主持阿合奇县同心中学工作。
从零开始,一步步摸索,通过半年时间的调查研究,他在同心中学新三年发展规划中提出了“成绩是一个学校的生命线,但德育工作是一个学校发展的根基”的观点。主持工作两年半时间,他的援教团队在紧抓教学质量这根主线的同时,进行了大胆的教育改革,将师生德育管理工作当成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定制度树规范,抓细节促成效。钱峰自己在工作中率先垂范,始终保持建设性和创造性的心态,抓师德师风,树教师形象,做学生表率,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全力打造和谐校园、平安校园。他带领的无锡教育援疆团队无私忘我的工作品质,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感动激励着同心中学的每一位教师。他与同心中学教师并肩作战,谱写了一篇篇动人的教育传奇,上演了一幕幕感人肺腑的民族团结真情故事,为同心中学的各族学生撑起了一片梦想的蓝天!
“教学水平整体提升是学校发展的根本”,他是如此说的,也是如此践行的。通过加强学科组和备课组的建设,进一步加强教科研活动,完善学校听评课制度,变个人力量为集体智慧,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不断帮助当地教师转变观念,及时制定和完善了各项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和绩效考核方案。用制度来规范办学行为,管理教职员工,在学校形成了良好的竞争和激励机制,提高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钱峰带领着自己的援疆教师团队积极投身到同心中学的教育教学一线。他跟老师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通过自我研究获得教育教学经验是最有效也是最快捷的成长方式。”他带领同心中学的老师们立项全国“十二五”国家教育部规划课题《“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并成功结题,立项了一个自治区级课题《提高民族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策略研究》的子课题《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性研究与实践》,填补了同心中学国家级课题研究的空白,使同心中学的教科研工作再上了一个新台阶。2015年同心中学被评为全国“十二五”国家教育部规划课题先进实验学校。
今年八月底,钱峰再次启程前往阿合奇。援疆的任务还剩下半年,在这半年时间里,他要做好新一批援疆教师的交接过渡工作。三年援疆路,一世援疆情。钱峰说,阿合奇是他奋斗过的第二故乡,自己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都会密切关注阿合奇的教育发展。“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教育管理者,积累了学校管理的经验,锻炼了自己的能力。”钱锋说,茫茫戈壁是他的舞台:“在我的教师生涯中,这三年时间注定意义非凡。”(渊博)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云好人》网站看到的,谢谢!请记住永久网址:http://www.yunhaor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