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活得比他久一点,才能好好照顾他,否则我会放心不下”
在杨胡刘巷的一户私房里,有这样一对半路夫妻:他重度残疾,她却不顾反对毅然嫁他,不离不弃照顾了18年。如今72岁的丈夫胡惠龙看上去却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他把功劳归结为妻子龚岳娟“照顾得好”,而一旁的妻子却觉得是丈夫积极乐观的心态所致。
从不敢奢望婚姻的重残人遇到了生命中的曙光
脸上一直挂着笑容的胡惠龙其实命途多舛。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先天性脊椎膜膨出导致他下半身麻痹,靠拐杖走路。勉强读完小学后,为了生计早早地到村里工作。十五岁时,他的右脚跟又染上骨髓炎,终日与流不完的脓水相伴……“因为患病,常年大小便失禁,一直到41岁,我还穿着开裆裤呢。”他自嘲道。然而经历了这么多不幸的他却认为自己是幸运的,做好准备打一辈子光棍的他,在54岁那年经人介绍认识了龚岳娟。“像做梦一样”,老胡至今回想起来仍觉得不可思议:像他这样的重度残疾人竟然也能结婚,还娶了一个足足比自己小12岁、样貌端正的正常人。起初相处的那段时间,他对龚岳娟说,“你可以先看看,觉得不好的话,就走吧!”其实龚岳娟一开始就很清楚老胡的身体状况。“第一次见面时,他躺在床上,后脚跟正严重发炎,天天高烧不退。”尽管如此,老胡依然说着俏皮话,时不时逗龚岳娟一笑。对经历过一次失败婚姻、屡遭家暴的龚岳娟来说,跟老胡的相识是一次“重生”,她觉得对方就是她一辈子的依靠。“当时觉得这个人说话特别有意思,病成这样还特别乐观,让人又可怜又佩服。”
义无反顾的她被说成“别有用心”,却用行动诠释“不离不弃”
两个月后,胡惠龙的病情稳定了,俩人决定去领证结婚,却遭到了双方亲友的反对。龚岳娟的家人劝她,这么年轻何苦嫁给一个比自己大那么多、需要照顾一辈子的残疾人?胡惠龙的亲朋认为龚岳娟是有所企图的,提醒老胡“当心”。老胡曾想让龚岳娟放弃,说跟了他只会吃苦,但龚岳娟却对他说,“你人好,我跟你合得来,一起过日子,互相做个伴,这样挺好。”两人抛开世俗的偏见,谢绝旁人的规劝,毅然建起一个甜蜜的小家。
然而命运之神并没有就此眷顾他们。2013年底,反复高烧两个月后,胡惠龙患癌症,需要截肢才能保住性命。在签下手术同意书的那一刻,龚岳娟头一次尝到了无助的滋味。“先是小腿后是大腿前后做了两次截肢手术,医生说大腿大动脉在术后容易破裂造成大出血。”她当时担心极了,在医院全天候陪着丈夫,第一个星期日夜不敢合眼,生怕有什么意外发生。一个多月陪护下来,她瘦了十多斤。因为少了一条腿,另一条腿又无力,丈夫吃喝拉撒就都靠龚岳娟一人了。“她自己只有百来斤,比我轻很多”,胡惠龙算了算,洗澡、睡觉以及上厕所等,龚岳娟每天至少要来回抱他8次,这一点一滴胡惠龙都记在心里,“这是我前世修来的福。”
她是他的腿,他是她的头脑,谁也离不开谁
胡会龙虽然残疾却追求自立,没退休前在电炉厂工作。龚岳娟嫁过来后,领导体恤老胡,把他的妻子也安排到厂里。“有很多人过来跟我说老胡人非常好,很能干,而且到处都是朋友。”同事的这些话也令龚岳娟对丈夫刮目相看。而每当家里有事时,丈夫这个残疾人总是冲在前面出主意。“所以看起来体力活都是我来,但家里的主心骨是他。”龚岳娟认为,丈夫好像自己的一片天,自己大事小事都要询问他。有时,胡惠龙看着妻子忙碌受苦,心里难过,但龚岳娟总是安慰他:“让我做你的腿,你做我的头脑,这样我们就是一个整体,谁也不能离开谁。”
十八年的守护,龚岳娟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除了照顾饮食起居,她一有空就陪着丈夫做康复锻炼,睡觉前帮他按摩。在她悉心照料下,胡惠龙的病情趋于好转,能坐到轮椅里行动,自理能力也一点点恢复。两人用相亲相爱的行动向世人诠释了“爱”的真谛,从前对他们的结合有偏见的亲朋、乡邻也由衷地祝福他们。“结了婚,就定下了一辈子,大难来临各自飞,那算什么夫妻,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龚岳娟的语气坚定而诚恳。她还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自己比丈夫活得久一点,“这样我才能完完整整地照顾他,否则我会放心不下”。(王晶)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云好人》网站看到的,谢谢!请记住永久网址:http://www.yunhaor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