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医者初心”
2017-08-25 11:07:00 来源:江苏文明网
作为一名院长,他很优秀,带领市九院勇攀高峰。作为一名医生,他很出色,创造手外科奇迹。这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就在我们身边,他就是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手外科医院)院长芮永军,江苏省手外科医学领军人才。从医27年,他的手外科技术的临床应用,使得万余名患者成功得到救治。他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省、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芮永军说他只是一名医生,让病人痊愈,是他最大的幸福。
守信,对待工作决不食言
芮永军,主任医师,博导,享受国务院津贴,手外科、显微外科、骨科专家,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手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亚太重建显微外科联盟中国部常务委员;SICOT中国部显微外科学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华东地区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骨科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骨科分会手外科显微外科学组组长;无锡市医学会副会长、手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手外科杂志》、《实用手外科杂志》副总编,《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委。
这么多的头衔,芮永军最喜欢的还是普普通通的“医生”二字。从医几十年,他从未忘记自己的初心,“答应患者的事决不能食言。”
“院长把每一位患者当成亲人,院长看过的每一位患者都说他是个‘暖男’,”创伤骨科护士长周明霞说的很“时髦”,而病患眼中那种“温暖”的想象则源于芮永军为人行医的认真与守信。身为一院之长,每周四上午半天的门诊,他从来没有迟到过,除非有极其重要的会议他会提前填写请假单。芮永军对待患者更是尽心尽责,答应下来的手术,不管大小,全部亲力亲为。周明霞说:“经常看到院长最后一个去食堂,下班时间还在手术室忙碌,早上7点不到已经出现在病区,院长不在常规时间出现的身影同志们已经习以为常。”
去年的一天,芮永军在一次手术结束时突然晕倒在手术台上。“原本是一场小手术,但是院长答应了患者会亲自来做。”科室医生吴永伟回忆说,院长因为那一周学术交流繁忙,来回奔波,一度出现心肌缺血症状,那天早上为了不影响手术安排,院长准时上台进行手术。由于劳累过度,手术刚完成,终于支撑不住晕倒在手术室内。
已经53岁的芮永军,身为院长,每天要处理各种行政事务,却依旧在一线进行门诊与手术,这么多年的坚持,也让芮永军这个院长显得格外忙碌。与许多人印象中,院长坐镇办公室的情况不同,他如今依然坚守在救治一线,兼任九院创伤骨科病区主任。每周二、周三,芮永军会根据实际情况,对院内的重病患亲自操刀手术,平均一周十几台高难度手术,且多在医院规定的手术日时间内完成。芮永军每周半天的门诊时间几乎是雷打不动的,平均看诊40多人,询问病史,仔细查体,分析病情,交待方案,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病人慕名而来,我们一定要让他们满意而归”,这是芮院长对专家门诊一贯的定位。“排号再多,院长一定要把病人全部看完才去吃饭。”医生杨通从研究生实习阶段就跟着芮永军,他说院长最后一个去食堂吃饭是常事,只要有人劝院长,得到的回答都是:“答应了病人就不能让他们等。”
守信,是这位拥有精湛医术的手外科专家一贯的习惯,这天是院长的手术日,护理部事前早已安排了他为护理同志进行业务培训。为了保证手术质量,也为兑现给护理部的承诺,院长特地提早手术时间,中午放弃休息,确保手术的顺利完成。脱下手术衣,即刻赶赴会场,授课现场给大家的第一感觉,院长精神焕发,思路敏捷,殊不知已是连续手术五个小时,同样是那一个理由:“答应了大家就不能让她们等”!
仁心,救助患者绝不马虎
“对院长的印象除了守时守信,还有什么呢?”面对提问,杨通笑着回答,对待工作的“认真”。
“院长看病从来不用‘开刀、住院、观察’这样简单的字眼回应患者。”杨通说,即使是再小的病症,院长都会解释得细致入微,连用药的每一个细节都会仔细交代。
作为一个手外科专家,芮永军几乎把所有精力都倾注在了对手外伤的研究上。对救治患者,他有着自己的“拒绝”原则:拒绝轻易说出“截肢”,拒绝随意放弃救治。只要答应患者的承诺,就要竭尽全力。令他记忆犹新的有这样一位年轻患者,操作中被钢缆绞断了四根手指,随即被送往当地的医院救治,医生看后告知无能为力,建议去无锡市手外科医院试试。待芮永军见到他时,已错过了最佳重接时间,且断指还曾被扔进垃圾桶,爬满了蚂蚁。救意味着需要承担巨大的风险,可不救对年轻人来说手就废了,今后的生活势必受到影响。看着对方渴求的眼神,芮永军选择了冒险。这一场手术由他主刀,在20多个小时的手术期间,站不动了就快速喝几口葡萄糖补些能量。最终,年轻人的四根断指再植成功,且实现了全部存活。
救治有时是修复,更多的时候则是为了保全而不得不面临的去除。是否为病患截肢,成为手外科医生时常不得不面对的残酷选择。同样是一位年轻的小伙,整个右手遭机器拉脱,被送往无锡市手外科医院救治,专家们会诊后一致认为伤势十分严重必须截肢。收到专家的“判决书”,小伙的父亲老泪纵横,一下子跪倒在了芮永军的面前,求着他救救自己的孩子。扶起老人,芮永军答应着用心救治,转身就进了手术室。为了保住这只手,经过思考,芮永军果断决定,采用当时院里从未做过的难度极高的散块游离组织组合移植技术,覆盖全手创面。最终,小伙的移植组织全部成活,手保住了。
这样的事情,在芮永军的从医经历中实在太多太多。许多医生、专家判定了没救的病例,到了他这儿却似乎总能有一线生机。过硬的医术,自是给了他“任性”拒绝放弃的底气,但心里时刻对自己“只要有百分之零点几的希望也要试试”的告诫,也是他一直难舍的坚持。事实上,对医生来说,最简单的救治方式是截肢,机械化治疗,能把自己择出风险区域,稳妥、安全。可在病情背后是什么呢?来院里求医的,大多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青壮年打工族,基本是家里的“顶梁柱”。他们社会保障差,一旦治不好,丧失了劳动能力,一户家庭可能都将因病致贫。芮永军想为此再坚持冒冒险。
芮永军这么做着,对院里的医生们也这么要求着。对于从外地转过来的,伤情重的、大的肢体断了的情况,无论何时,他要求接诊医生必须通过微信发图等方式让他过过目,能做手术修复的必须尽量做。几乎九院每位医生都听他念叨过一句话:“医生吃得是良心饭,很多时候一个决定对别人的影响便是一辈子,不能因为怕担责任、怕冒风险就马虎了事。”
“还记得院长第一次给我们开会,讲的不是工作而是如何做人。”让康永强医生一直铭记在心的,是芮永军当时简简单单的一句:做人要谦虚,就拿我们医生来说,自己能看好的病人一定要竭尽所能去看好,遇到自己不擅长的病症不仅要虚心请教,更要及时地介绍给这方面拿手的医生。康永强说,院长也的确是这么给他们做榜样的,遇到不熟悉的病症,从来都是虚心向其他专家请教,把患者的安危始终放在第一位。这就是一个全国著名专家对待病人的态度,为年轻人充分诠释了医者的严谨及对生命的敬畏。
“我之悬壶问世,志在济世活人。”在芮永军看来,当自己将那袭圣洁的白衣穿戴于身,就意味着选择一生与“医者”相伴相随。他常说,或许前路是荆棘丛生,但医生从不能屈服于任何困难。无论身处何地,身在何时,都必须时刻牢记:“医者”,诚心待人,守信于患,要用一身所学、一己之能,不为名、不求利,只为救治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值此,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云好人》网站看到的,谢谢!请记住永久网址:http://www.yunhaoren.com